【中國視頻評論_中俄巨額軍售】
http://www.ntdtv.com/xtr/b5/2013/03/27/atext869952.html
中共與俄羅斯簽署兩份重大軍售框架協議,中共將購買24架俄羅斯蘇-35戰機(SU-35)和四艘拉達級AIP潛艇。而有關協議在習近平訪問俄羅斯前已簽署。據瞭解,這是時隔近10年後,中共首度向俄羅斯採購重大軍事技術裝備。
文:大紀元首發 外媒聚焦中共購買蘇-35戰鬥機 中俄深深警惕對方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作為習近平訪問莫斯科的一個頂峰,中共國家媒體本週報導中方購買24架俄國的最先進戰鬥機蘇-35,但是對於這個宣佈有一些奇怪的事情。美國媒體報導說,這個協定本應該是在峰會之前簽署,但是在莫斯科的時候這個消息沒有透露。即使現在,俄羅斯政府仍然保持沉默,而一些俄國媒體否認出售協議達成。這種混亂提醒著中俄關係永遠不是像表面的熊抱(bear hug)顯示的那樣熱絡。
《華爾街日報》戰略夥伴言辭背後是競爭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習近平把莫斯科作為他的首次出訪之地,就像他的前任胡錦濤十年前所作的那樣。雙方都宣佈訪問十分成功。他們當然在減少美國在他們後院的影響力和談論「多級世界」理念方面享有共同利益。
但是在戰略夥伴關係的言辭背後,兩個政權在競爭對中亞和東亞的影響力。俄羅斯是一個否認自己衰落的大國。幾十年來曾經是老大哥,激發了毛澤東的恐懼因此把他推入美國人的懷抱,莫斯科現在擔憂人口稀少的遠東地區的巨大資源將最終落入中共之手。
軍火交易反映出不信任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蘇-35戰鬥機協定很好的概括了這種不信任。俄羅斯仍然擁有中共想要的軍事技術,但是它十年來一直沒有向它的鄰國出售一個重要的武器系統。這部份是由於北京打破了不複製的承諾。瀋陽的軍事飛機工廠已經製造了多個版本的蘇-27以及它的後代包括J-15艦載戰鬥機。
當蘇-35談判去年浮出水面的時候,莫斯科堅持中共要購買48架,而北京只想購買4架。如果本週的報導是正確的話,雙方妥協取中購買24架。
這筆交易得以達成的一個原因是,中共不再對複製蘇-35感興趣。它現在在設計自己的隱形戰鬥機比如J-20。而蘇-35更多的是加強中共軍力的一個權宜之計。
《財富》雜誌:中國和俄羅斯永遠的亦敵亦友
CNN電視台《財富》雜誌發表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政治學教授裴敏欣的評論文章說,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選擇的首次出訪國家讓一些人驚訝。他沒有訪問主要的西方國家首都,而是選擇莫斯科作為他的外交跳板。
莫斯科是一個令人好奇的選擇,因為鄧小平在1978年掌握政治主動權之後的首次外國目的地是華盛頓。很清楚鄧小平知道他的改革沒有西方的幫助無法成功,特別是美國。但是這一次習近平在想些甚麼?
顯然,習近平想要發出一個信息給西方:中方在世界上有其他重要的朋友,不必像過去那樣需要西方。
兩個專制國家都憎恨西方民主
《財富》雜誌評論說,在表面上,冷戰時期兩個苦澀的對手—中共和俄共之間的熱絡關係,具有戰略和商業意義。在意識形態上,兩個國家的專制統治高層都憎恨西方推動民主並視這些努力為政治威脅。
經濟上,看起來俄羅斯巨大豐富的自然資源跟中共當局貪得無厭的胃口互相契合。雙邊貿易在過去五年翻番,2012年達到880億美元。
軍事上,俄羅斯一直是中共先進武器系統最重要的外國供應商。在20世紀90年代,兩個政權友好關係的時期,俄羅斯向中國出售先進的戰鬥機、驅逐艦和柴油動力潛艇,使解放軍迅速獲得關鍵的能力。但是在2000年普京上台後,對華軍售很快停下來。普京對於出售武器給中共很擔心,怕有一天會威脅到俄羅斯自身,而中共則對其出口武器的限制感到不滿。但是,在本月習近平和普京峰會期間,中方設法獲得更多先進的武器系統:24架蘇-35戰機(具備隱形能力的第四代系統)和四艘Lada級柴油動力潛艇。在華盛頓重返亞太戰略的背景下,北京購買這些武器清楚地發出一個信息。
中俄深深警惕對方
《財富》雜誌評論說,這一長串利益的重疊或許導致人們認為,中俄之間一個戰略性的夥伴關係是自然而然的。的確,這正是習近平和普京對中俄關係的定性。
但是,這樣的描述是欺騙性的。儘管莫斯科峰會表面上展示的熱絡,中俄雙方卻深深的警惕對方。他們的關係建立在蘇聯崩潰之後搖搖晃晃的基礎上。
中俄關係充滿了歷史上的不信任和潛在的地緣政治競爭。中國可能在崛起,而俄國可能在衰落。但是俄羅斯繼續視自己為一個在亞洲有說話權的超級大國,並極力保持它在區域的影響力,特別是在中亞。同時,中國視它的角色是亞洲的主導力量並把俄羅斯歸為一個次要角色。的確,在亞太問題上,美國和日本在中國的戰略計算當中地位遠遠更加突出。
這就是為甚麼俄羅斯常常不得不重申並證明它的影響力和重要性。在地區安全事務上,俄羅斯堅定的支持越南,一個中國的麻煩鄰居。莫斯科已經出售給河內六艘先進的基諾級潛艇和12架蘇-30MK戰鬥機,它們可以威脅中國在南海的重要運輸線。在中亞,俄羅斯的抵制已經阻礙了中國擴張其知名度的能力。至少有一次,俄羅斯破壞了中國在該地區尋求的一個巨大的能源協議。
即使俄羅斯和中國表面上互惠互利的能源貿易也充滿了跌宕起伏。許多協定宣佈了,但是僅僅少數幾個得以實現。作為供應方,俄羅斯希望獲得儘可能高的價格和儘可能多的買家。作為顧客方,中國熱切的砍價並爭取把自己作為唯一的買家。經過十年的痛苦談判,俄羅斯才開始通過管道運輸石油給中國。作為優先獲得俄羅斯石油的回報,中國需要做出200億美元的貸款來確保獲得20年的供應。
但是,儘管他們相互猜忌,中俄發現至少眼下,展示他們的友誼有些實用價值。莫斯科的習-普峰會的真正聽眾是華盛頓。中共當局和俄羅斯當局都相信,他們的實用聯姻將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他們對美國的談判地位。
【大紀元2013年03月29日訊】
相關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