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第六次到日本進行演出的《神韻晚會》首次來到橫須賀,在橫須賀藝術劇場上演兩場神韻演出。當日的演出吸引了眾多的美國海軍官兵及其家人到場,神韻在舞台上所演繹的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令不少美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出身美國密歇根州的駐日海軍Lindsay Wade,在拿到神韻的宣傳冊後,立即被當中的內容所吸引,當即決定一定不可錯過這次演出,買了當日的下午場的票。第一次觀看神韻的Wade女士說:「一切都那麼令人賞心悅目,那色彩,旋轉的舞裙,一切都非常精彩。我必須要說的是,我太喜歡那個把碗頂在頭頂上的舞蹈,技巧高超又十分有趣。女子身著綠色的衣裙,太美了。」 |
影片來源:新唐人電視 NTDTV.com
【 YouTube】:新唐人電視台官方中文頻道 勁news頻道
4月28日,第六次到日本進行演出的美國神韻巡迴藝術團首次來到橫須賀,在橫須賀藝術劇場上演兩場神韻演出。當日的演出吸引了眾多的美國海軍官兵及其家人到場,神韻在舞台上所演繹的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令不少美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出身美國密歇根州的駐日海軍Lindsay Wade,在拿到神韻的宣傳冊後,立即被當中的內容所吸引,當即決定一定不可錯過這次演出,買了當日的下午場的票。第一次觀看神韻的Wade女士說:「一切都那麼令人賞心悅目,那色彩,旋轉的舞裙,一切都非常精彩。我必須要說的是,我太喜歡那個把碗頂在頭頂上的舞蹈,技巧高超又十分有趣。女子身著綠色的衣裙,太美了。」
「神韻將古代傳統的舞蹈結合現代的高科技天幕,傳統的中國樂器結合西方的樂器,這是完美的結合,將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帶到了我們的面前。」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中國人幾千年來都敬天敬地。在談到信仰時,Wade女士說:「我很遺憾在中國,人們不能公開有自己的信仰。即使如此,我相信在中國人心底其實都有一種(源自傳統的)信仰。現在的中國,傳統文化被破壞,有那麼多歷史、文化,這都值得全世界共享,相互理解。」
最後,對於中國文化Wade女士說:「我對中國的文化並不太瞭解,可能也就來自我看過的電影片段吧。當我知道有機會可以看到這樣一場出色的中國舞演出的時候,我非常渴望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Wade女士還表示:「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的文化有非常多的不同之處。不過,當你打開思維,你發現中國傳統文化這麼美好。你不會產生狹隘的思想,我知道這不同於我自己的文化,可是我卻很認同!」
【大紀元2013年04月29日訊】
4月28日,美國神韻巡迴藝術團首次在日本的著名軍港城市進行演出。劇場附近的美軍基地的工作人員黑住泰洋(Yasuhiro Kurosumi)觀看了當晚的演出對中國古典舞倍加讚賞。說:「中國古典舞特別具有表現力。肢體語言豐富多彩,歡喜的時候,全身都在表現喜悅。」
黑住對中西樂器的合璧情有獨鍾,讚賞演出的現場伴奏非常有特色。他說:「音樂很美,伴奏樂團中有二胡等中國樂器,中國樂器在西洋樂器的烘托下音色非常有感染力。中西樂器合璧非常完美。」
第一次觀賞到中國古典舞,黑住說:「中國古典舞表現力特別強,肢體語言豐富多彩,表現歡喜、悲傷時,從舞蹈家的手臂,手指等全身都能感受到喜悅和悲傷。」
他對用舞蹈講故事很感興趣。他說:「演出讓我學到了很多中國歷史還有現在發生在中國的事,住在日本很難全面知道中國的事情,特別是法輪功的故事,通過這樣的演出把它傳達出來非常了不起。」
「講述法輪功故事的《奇緣》編舞非常有震撼力,表現悲傷的時候,讓我身體都在激烈的震動,舞蹈動作把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完美地傳達了出來。那種失去親人的悲傷之情真切地傳遞過來,非常感染人。同樣表現慶豐收的舞蹈時,舞蹈家的喜悅之情像有一絲線牽動了我,我全都能感受到他們要表達的情緒。很期待明年再來看演出。」
黑住說:「整個演出中,樂團的音樂不只是簡單的伴奏,製造出中國特有的文化氛圍,配合天幕和舞台的表演者配合得天衣無縫,完美結合成為一體,創意太高超了。」
「歌唱家們的嗓音了不得,不需麥克都能發出這麼洪亮的聲音,太罕見了!歌詞含義深刻,包含有啟迪人感謝大地的恩惠,敬仰上天的中國傳統思想。神韻實在是太偉大了!」
【大紀元2013年04月29日訊】
文:大紀元首發 福岡迎神韻——難忘千年前遣唐使團在此揚帆出航
美國神韻巡迴藝術團在日本的第六次巡迴演出走過了東京、西宮、名古屋和橫須賀之後,將於5月1日登上福岡這座因千年前連續兩個半世紀向中國派出遣唐使而知名的國際貿易古城。
古往今來,沒有哪一個國家會像日本那樣傾盡國力與人才,朝野上下苦苦追慕、虔誠敬仰大唐文化的。每次派出使節團,都要耗費巨資。一次的派遣往往要準備三年,包括選拔使臣、造船及長年留在唐朝學習的費用。選拔人才時,往往是國家頂級的人物,修養學識都是一流的,連相貌都與眾不同。但在兩個半世紀的出使中,只有一次整體船隊往返平安,沒有船隻遇難。
在兩百六十多年的奈良與平安時代,日本源源不斷地將中國歷史上最頂峰的以漢學、佛教為首的盛唐文化藝術、典章制度、禮儀風範、吃穿住行,如饑似渴的原樣複製、照搬移植輸到了日本。在盛唐時期兩百多年的漫長歲月,日本共派出遣唐使團19次。正式意義的派遣共有12次。規模極為壯觀。最後一次達到500人的巨大船隊。這在人類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盛大壯舉。它勝過千言萬語,訴說著日本民族對大唐文化千年不改的仰慕之情。
不難預見,當神韻來到福岡,一段難忘的歷史與記憶將被重新開啟。
福岡市自古是日本的門戶,由於與朝鮮、中國接近,地理位置特殊,是亞洲國際貿易重要港口。在派遣使團的兩百六十多年間,福岡一直是使團登船出海,離開日本駛向唐朝的出航地。在出使唐朝之前,著名的聖德太子已經開始了14年4次遣隋使出使隋朝,使中華文化開始風靡日本。遣隋使也是從這裡起航。當時的那之津港口,就是現在福岡市東部的博多港。
由於有此殊榮,當福岡市升格為日本政令指定都市時,福岡市7個行政區中,博多區保留了歷史原名。雖然最後這裡定名為福岡市,但是,許多人依然將福岡與博多合併稱作「福博」,因為自古,這裡周邊的地域,都是圍繞博多而繁榮起來的,博多在民眾心中代表無法更變的歷史榮耀。當年的太宰府,就處在博多,是主管遣唐使出航的政府機構。這裡當時是九州地區政治經濟外交的中心,聞名日本。如今的太宰府天滿宮、太宰府政廳遺蹟都成為國家重要文化遺產。風格華麗,唐風十足。博多的著名工藝,博多針織品、博多玩偶,精美細膩,色彩華美,許多工藝,依然唐名不改。
時隔千年,今天的人們已經無法想像當年的大唐所具有的天朝的氣度與風範。但是,這段充滿艱險的、聲勢浩大的、歷經奈良平安兩個時代的文化輸入,卻足見唐朝驚艷日本那股無法抗拒的力量。
今天,在福岡市,神韻將再現千年前夢幻中的大唐風采。對於不再需要任何艱險就可以一睹中華文明的精華的福岡人,將是怎樣的幸運啊。
福岡市的福岡聖宮在2013年5月1日開館32週年的日子,迎來了譽滿全球的美國神韻藝術團在日本的最後兩場演出。神韻的到來也將為因為派遣唐使而揚名天下的福岡市的歷史又添上光輝的一筆。
【大紀元2013年05月01日訊】
背靠碧波萬頃的博多港的福岡太陽宮殿劇場,5月1日迎來神韻藝術團日本巡迴演出的最後2場。觀看完下午場演出的中山茂春先生,數度哽咽,一再表示平生第一次看到神韻這樣美好的演出。
作為醫院院長的中山,曾祖父是位儒學者,傳授孔子的思想,中山自幼受其影響,「對孔子的論語和李白的詩歌都很熟悉,今天如此美好的神韻真是讓我享受了,也更加讓我懷念他們這些古人」。
「真是每一個節目都好都喜歡,或許是我個人的偏愛,尤其對《鳳凰仙舞》和《 唐玄宗游月宮》格外覺得親切。」他接著說,「現在的中國好像是丟失了這些傳統文化,我很希望中國能把這些自古流傳下來的文化繼承下來,發揚光大。還希望把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播給世界,讓全人類都能受神傳文化的恩澤,共享神傳文化。」
深愛中國文化的中山認為「日本文化是學習繼承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形成的,日本和中國都是信奉儒教的國家,我們是一個共享這些傳統文化的國家,所以,我們彼此之間更應該加強這些傳統文化的交流」。
他表示完全認同神韻裡表現的「中華傳統文化是神佛所授,但是人如果不敬神佛,反而還迫害善良的人,就會遭受天譴的。當然,我也看到神韻告訴我們在災難面前,神佛慈悲救度善良的人」。而「現在這樣的破壞傳統文化的中國是不行的,也是很讓人痛心的」。
說到獨唱,中山爽朗地笑了,說:「沒得說的,唱得很好,歌詞也很好。正如歌唱家天歌所唱的『別被金錢迷住眼,百年空去白費力』,這些都是神佛在告誡我們啊,孔子也是這樣教導我們的。」
【大紀元2013年05月02日訊】
相關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