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共國家發改委對6家國外奶粉企業,開出高達6.7億的反壟斷罰單,這是繼今年一月,當局首次對南韓三星等6家外資企業進行反壟斷處罰後,對外資企業又一次開炮。中共的這些反壟斷舉動,是真正學習西方國家為保護消費者的利益而執行的反壟斷法,還是另有圖謀呢?
影片來源:新唐人電視 NTDTV.com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最近,中共國家發改委對6家國外奶粉企業,開出高達6.7億的反壟斷罰單,這是繼今年一月,當局首次對南韓三星等6家外資企業進行反壟斷處罰後,對外資企業又一次開炮。中共的這些反壟斷舉動,是真正學習西方國家為保護消費者的利益而執行的反壟斷法,還是另有圖謀呢?
近日,中共國家發改委對6家國外奶粉企業,開出高達6.7億元的反壟斷罰單,這是中共歷史上對境外企業開出的最高罰單,其中包括合生元,美讚臣,多美滋、雅培、富仕蘭、恆天然乳業公司。中共還宣稱,是這些企業違反了大陸《反壟斷法》的規定,存在價格壟斷和價格操縱,處罰額度為上一年銷售額的1%-10%。
大陸企業觀察員何軍樵:「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真正要執行反壟斷法的話,它應該對中國這麼多的壟斷的國企和央企來執行這樣的法律,而不只是針對幾家涉外企業,奶粉企業開一個天價的罰單,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奶粉一直有問題。」
那麼,當局對外企強勢開砲,動機是甚麼呢?
大陸企業觀察員何軍樵指出,中國人喝水,用電,開車及燒油等等攸關民生的產品,都是世界上最貴的,而這些命脈企業恰恰都是國營壟斷企業。
臺大經濟系教授 張清溪:「國外的企業不管怎樣,特別是奶業,一定比中國的要守法,它對它們去開罰單,第一個是想做給中國人看,第二個我覺得,在國內廠商的壓力下,他要對外國廠商動刀,來保護國內廠商的利益。」
一段時間以來,北京當局對外國企業進行嚴厲審查的事件頻頻發生。今年3月份,中共喉舌指控蘋果公司「貪婪 」和無比傲慢」,指控大眾汽車的變速箱有問題,導致「大眾」在中國被召回38萬輛車。新年伊始,又對三星等6家電子生產商執行了1.44億反壟斷罰款。
從去年9月9號開始,大批受害臺商每天定點在臺北車站遊行抗議,控訴他們遭到中共迫害,血本無歸,家破人亡的血淚史。台灣陸委會表示,臺商在中國主要是受到刑事迫害,危及到他們的人身財產安全。
張清溪:「招商引資,招外國人企業來,開始還會受到優惠,你做成功了,它們就想要接收你的企業,甚至是用搶奪的方式,我覺得有各種原因,社會道德敗壞,主要是官方的權力沒有受到節制。」
從2011年開始,由於人力成本上升、外資稅收優惠不再、人民幣不斷升值等原因,外資企業一波接一波撤離中國。
截至今年6月5號的五個交易日內,有8億3400萬美元撤出中國股市,創下2008年1月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大外資流出規模。外界觀察,外資的「中國夢」開始破碎。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 謝田:「對中共這樣一個極度殘害人權,不能實行法治的這樣一個政權,你跟它打交道,做生意,你可能獲利一時,終究會嚐到苦頭,現在西方公司現在真正開始嚐到苦頭了。
不過,據中共喉舌的報導,受到處罰的6家公司中,包括美讚臣在內的3家公司已經表示,會繳納中共當局處以的罰款,其中恆天然公司說,將完全配合併接受決定。
謝田:「這實際上是很奇怪,這些公司包括美國的一家公司,一般來說,不會輕易的接受政府的行政罰款,除非政府拿出證據,現在沒看到中共政府拿出確鑿的證據,罰款的實質和中國奶粉企業的醜聞有關係,這些企業又害怕中共報復,它們當然可能是出於自保的手段。」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認為,中共可能企圖通過對這些公司的處罰,轉移視線,給國內民眾一種中共在為民謀福利的錯覺,從而忽略了實際存在的問題。
【新唐人2013年08月12日訊】採訪編輯/劉惠 後製/葛雷
相關連結:
購買天韻舞春風、神韻交響樂等DVD、CD請至PChome商城
焦點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