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年是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它是迄今為止流傳歷史最久、流傳地域最廣、過節人數最多的節日,也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民族第一大節日。中國新年的歷史已經傳承了數千年,它是億萬中國人情感的聚合,在中國人心目中有著神聖的地位。
文:大紀元首發 除夕守夜迎新 初一迎神祭祖 中國新年承傳數千年
中國新年是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它是迄今為止流傳歷史最久、流傳地域最廣、過節人數最多的節日,也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民族第一大節日。中國新年的歷史已經傳承了數千年,它是億萬中國人情感的聚合,在中國人心目中有著神聖的地位。
古代唐詩寫道:「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對於不能回家的人來說,過年時不能與家人團聚,會有一種漂泊的失落感。舊時北京人過年要吃荸薺,荸薺諧音「必齊」,說的就是親人要新年團聚,沒有回來也要給他擺一雙碗筷。在許多地方,年夜飯的餐桌上必定有魚、肉做成的丸子以及其他像徵團圓安樂的菜餚。人們在年夜飯中更看重的是親情與團聚,這是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
中國歷代新年的日期並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曆。漢武帝劉徹感到曆紀太亂,就命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曆」,規定以黃曆正月為一歲之首,以正月初一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
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黃曆,又稱皇曆)紀年,直到清朝末年,長達2080年。新年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除夕守歲
夏曆中一年的最後一天是臘月三十,叫「歲除」,這天夜裡叫除夕,除是除舊布新,迎接新一年的正月初一。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改年更歲,人們「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晉·周處《風土記》)。因此「守」有「除」與「迎」的雙層含義,舊的一年至此夕而除,人們為了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就格外看重這一天,守歲迎新是中國黃曆新年早就有的一種傳統習俗。
據史料記載,這種除夕守歲的年俗最早見於魏晉南北朝,西晉周處的《風土志》說: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也有「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的記載,之後,守歲風俗日盛,到唐代,太宗還賦詩「守歲」: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守歲意味著辭舊迎新,讓燈火將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預示著來年吉祥如意。而在古時,老年人守歲有「辭舊歲」之意,年輕人守歲是為父母或老人祈壽的重要方式。
正月初一 迎神、祭祖
在傳統文化中,正月初一這一天,炎黃子孫家家戶戶大都是男女老少歡聚一堂,黎明即起,整肅衣冠,開大門,點香燭放爆竹。
人們在鞭炮聲中迎來新年,舊年回天匯報的諸神,這時又帶著新的使命回到人間。為了迎接新神,各家擺起香案,虔誠祭祀。新年「進酒降神」是漢代就有的傳統,民間一直沿襲下來。山東蓬萊「元旦五更設燎,陳盤案,祭賽天地,禮百神,祀先祖。灶前具香燈,謂之『接灶』。放火炮迓歲」(康熙《蓬萊縣志》),天地、百神、祖先一體禮拜。新年諸神的降臨意味著年度時間重歸人神共處的世界。
古時天子最重視的就是祭祀,祭祀是為了敬神,讚頌天帝的偉大,把自己在地上治理的成功歸功於上天的指導、幫助和保佑。傳統上民間的祭祀內容主要在於表達恭敬、感恩、反省和許願。許願是許諾多做善事,希望得到神的賜福。
傳統的過年習俗充滿了中國人敬畏天地神明、回溯傳統的濃厚文化氣氛。事實上這也是中華正統文化的核心所在。這種文化氛圍使得古人以謙卑、知足的態度對待生活。
「新年」的起源
年的概念,最初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榖的生長週期稱為「年」。「年」的甲骨文寫法為上面部分為「禾」字,下面部分為「人」字。《說文解字·禾部》:「年,榖熟也。」在農作物豐收之後,人們要舉行慶祝活動,祭祀神靈,感謝神的賜予,並祈求來年的豐收。
關於黃曆新年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民俗學者蕭放則詮釋了他對華人新年的歷史演變與民俗傳承的認識。
他認為,豐收祭是華人新年最初的起源。農業中國的歲時節日,依循的是農業社會的生活節律。人們豐收之後的祭祀與慶祝自然成為年度週期的界標。上古社會人們是從神性的角度理解日常時間進程,伴隨著四季歲時生活的是歲時祭祀活動,人們利用各種季節祭祀儀式,實現與天地神人的溝通。
所謂祭祀,依照《說文》的解釋是以手持肉奉獻給神靈。以食物奉獻神靈是中國傳統祭祀的基本方式,中國人認為以上等的或時令食品獻給神靈,就如人間以佳餚招待貴客一樣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赤誠。上古新年的歲時活動主要就是祭祀諸神與祈求穀物豐收。
上古新年祭祀主要表現為集團性的公祭,時間在歲末年初,祭祀的對象是天地山川、宗廟社稷,祭品豐厚,儀式規模盛大。祭祀由天子主持,參加者是文武百官。上古社會祭拜自然,信仰中體現著人們對自然的禮敬。人們將歲末年初作為具有特殊神性意義的時段,通過虔誠的祭儀,實現與天地方物的溝通與交流。
歲終大祭是歲末對天地人間諸神的一次總結性的隆重祭祀。在《禮記》中我們看到年終大祭的兩種形式:一是「大飲烝(zheng)」,即宗廟祭祀大禮,同時要祭祀日月星辰神、公共社神、門閭之神及門、戶、中霤(liu)、灶、行等日常五祀。一是大蠟之祭,年終的大蠟之祭,在夏朝稱為嘉平,在殷商稱為清祀,周朝始稱大蠟,祭祀先嗇、司嗇、百種、農、郵表畷(zhuo)、禽獸、坊、水庸等八神。據考證「先嗇」是神農,「司嗇」是後稷,「百種」為百榖神,「農」為田神,「郵表畷」為井田道路間的界亭神,「禽獸」為貓虎神,「坊」為堤防神,「水庸」為溝渠神等。迎貓是為了讓牠吃田鼠,迎虎是為了讓牠趕走田里的野豬,以保證農作物的豐收。
在祭祀「坊」與「水庸」時要念一段祝辭:「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這段祝辭生動地反映出古人對待神靈的態度,人們祈求神靈在新的年份裡管束好水土、昆蟲、草木,讓它們各安其位,以免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禍害。大蠟的時間在夏曆十二月,是歲末對有關農事諸神的一次總祭,所謂「合聚萬物」,而總祭諸神。
在朝廷的影響下,王者歲首逐漸成為民俗大節,漢代民間將年節民俗活動由傳統的臘日、臘明日移到正月之旦的「正日」。東漢崔寔(shi)《四民月令》記載了東漢時期民間正日的祭祀儀式與慶祝活動。首先,祭祀祖先、禮敬尊長是漢代正日禮儀的主要內容。在正日前的三天,家長與執事都要齋戒。正日是祭祀日,在家長、執事敬酒請神之後,全家無論大小,按尊卑等次列坐於先祖牌位之前,家人懷著喜悅的心情依次向家長敬酒致賀。「子婦孫曾,各上椒酒於其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為家長祝歲祈壽是自古的年節傳統。歲首的酒品是敬神之酒,具有通靈的特殊效用,它能辟邪祛惡、益壽延年。
正日家庭祭祀慶祝儀式之後,人們走出家門,拜謁恭賀親族與鄰里,利用年節時機,溝通自己與親族、鄰里的關係。後世正月拜年的傳統即由漢代正日新年拜賀的習俗發展而來。
【大紀元2014年0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道)
相關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