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學》科技網站近日預測未來5年後的智慧手機,可能擁有數據探測儀、聲控、生物識別密碼等多項功能。
文:大紀元首發 預測2018年未來手機 具備的15大功能(上)
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
圖為三星公司發表的Galaxy S4,並展示其防水功能。
記得在2007年蘋果智慧手機初次亮相時,就有相關產業和專家預測,未來手機將朝大螢幕、強大處理器、電池壽命更長、資訊連結速度更快、高攝影解析度及附加更多APP應用軟體程式的方向邁進。這些當年的預測,果然在5年後的今天一一應驗。那麼當今的智慧手機在未來5年後,又會有甚麼新趨勢和功能呢?以下將介紹專家分析列出2018年時智慧手機的15大特點,讓讀者先睹為快。
根據《生活科學》科技網站近日的預測,未來5年後的智慧手機將可能擁有以下的15大特點:
一、多功能數據探測儀
藍芽4.0的技術成熟後,可望引領能探測各類指數的感應器,隨附在未來手機上而大行其道。例如應用在生物醫學上,探測心跳、血壓的探測器;運動時探測跑步距離、燃燒多少熱量的探測器;在環境上可測出氣溫、濕度等數據的探測器等。專家預測未來的智慧手機,將具備上述的各項應用功能。
雖然南韓三星公司目前已經在Galaxy S4中植入了部份感測器功能了,但據估計在未來5年之內,智慧手機將具備像高通Tricorder XPRIZE三測儀一樣的感測器,變成一支無所不測的手機。
預測:到了2020年左右時,我們所穿戴的運動鞋、眼鏡、皮帶、手錶、衣服都可具備感測器功能,再將這些感測到的數據傳送到iPhone 10,或者是Galaxy S9智慧手機上,進一步監控身體狀態、環境條件,並能幫助我們預防疾病,或是提醒使用者盡早發現疾病和治療。
二、視網膜或聲音識別密碼
據傳蘋果公司會在未來的iPhone 5S機型中使用指紋識別技術,而預估到2018年前,手機的生物密碼將發展成用眼睛或者視網膜作為識別密碼。這類生物識別技術就是所謂的「眼球掃瞄」或者「眼靜脈生物識別」技術。
目前專門研究開發眼睛生物識別碼的EyeVerify公司,已經開發出眼睛識別密碼的技術,眼睛識別碼的安全性是指紋識別碼的三倍。
預測:既然手機是人們用聲音溝通的工具,那麼未來手機使用聲音來作為此工具的辨識密碼,定是必然的趨勢。目前已開發成功的聲音識別技術,有聲紋電子科技公司Agnitio,所推出的KIVOX銀行聲音識別鎖;及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正在研發將聲紋轉化成字母與數字字串的密碼技術。
三、32核心中央處理器
手機和電腦一樣,要完成各項方便實用的功能前,必須得經由像機器大腦般的強大中央處理器來完成指令和執行各項任務。依照電腦發展史觀察發現的摩爾定律預測,手機在未來5年內,將達到配備20納米-256位元(sub-20nm 256-bit)、32核心處理器的等級,走向具有微型且高效率的處理器技術。
預測:未來5年內的手機,將可能成為處理個人資訊與通訊的主要工具,因此未來手機的處理器,可能大於目前任何手提電腦或手機的最強大處理器的效能。
四、移動拍攝型數位運算相機
數位相機問世後,取代膠卷式老骨董相機的形況可能在5年後重演,屆時被取代的將會是現今的數位相機。
當今的數位相機仍要求拍攝者和被拍攝者必須靜止不動以免失焦,但是未來相機可能發展成具備電腦數位運算功能的修飾技術。它可能具備像人類眼睛一樣的功能,可以隨著拍攝物轉動、瞬間對焦、追蹤物體、根據不同的光線環境自我調整光圈等技術,因此使用者可以在移動情況下,隨心所欲的拍攝任何行動中的物體,事後再用強大的數位修改運算功能來對焦和取圖。
預測:未來手機附加的攝影功能,可以同時是相機也是攝影機。雖然目前的數位相機都已具備以上兩種拍攝模式,但是只能二選一的使用其中一種功能拍攝物體,而未來數位相機可能讓照片和影片的界線更模糊,使用者只要拿起相機隨心所欲的拍攝,事後再決定是要擷取單圖或保留整段影片,或是同時擁有兩種拍攝成果。
五、個人聲控幫手兼翻譯員
雖然到了2018年後,觸控螢幕仍會是手機的主要傳遞指令方式,但是在強大的處理器及感應器技術的大躍進環境下,可預見在未來5年內,眼控或聲控技術將會更趨成熟,可望成為未來手機下達任何功能指令的另一項選擇或設計趨勢。
因此未來人最常說話的對象,可能將變成他手中的智慧手機,凡舉音樂播放、接聽電話、開啟或關閉各項功能的鈴聲、使用APP應用程式或是檢視手機儲存的任何資訊,可能在未來5年後,都是用「叫」的來執行這些功能。
預測:2018年時的手機將有可能是一台具有獨特個性的機器人小幫手,而它只會服從主人的聲音指令,或是其他特定的預設聲控命令。此外,強大的聲音辨識處理系統,也可將手機變成伴隨個人環遊世界的多國語言翻譯器。
【大紀元2013年06月24日訊】
相關連結:
推薦連結:
留言列表